top of page
LINE_ALBUM_2022.1.26_220213_1.jpg
單logo.png
LALALAND.png

一起來 LA LA 聊聊地景吧

        本平台最初想法其實來自『Landscape』英文,縮寫也是『LA』。而『Land』則有代表『地 方、土地』之意。『LA LA』的連貫起來不論在中文或英文上的通俗用法代表了-大家一起來聊 聊、歡樂開心的意思存在。希望這個平台以輕鬆、歡樂的方式來一起聊聊地景,也讓大家了解中 原地景都在做些什麼?關心什麼?並且以跨域的方式來討論地景,地景不只是我們所熟知的土地 ,也包含著許多跨領域產業的知識學習,讓我們不只從圖紙上談論地景更跨出圖紙上的空間來看 看地景上的跨域生活。

  • Facebook社交圖標
  • Instagram
  • YouTube社交圖標
LINE_ALBUM_2022.1.26_220213_3.jpg

從經濟到地景: 一段自我探索與成長的過程 王光宇 副教授兼系主任

在高中之前的我,不是一個有太多想法的人。升國中、升高中大概就是跟著教育體制走,反正就盡量努力念書,然後看看考試成績出來能進哪個學校。不過現在想想,那也是一種無慮的天真,是現在會感到羨慕的。


大學聯考進了經濟系,當時在沒有電腦、沒有網路(也沒有手機)的時代,進入之前根本無從瞭解經濟系是要念甚麼。不過或許那個時代的人比較”認份” ,不管有興趣沒興趣,個體經濟學、總體經濟學、國際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貨幣銀行、社會學、民法概要….就硬著頭皮念吧! 大一與大二階段就在這麼一面玩社團一面不知所以的念書中度過(也是有點無憂無慮)。

到了大三心態有些不同,開始考慮畢業後要做甚麼! 這時才第一次思考興趣的問題。經濟學是相當理性與數理的一門學問,但我同時也喜愛藝術、創意、點子很多、喜歡反問、好奇心很強、好動、喜愛戶外、喜愛植栽、喜愛旅行…這些特性在那時就有,但沒辦法在經濟學這樣的領域發揮(頂多只能是嗜好)。如果不朝向經濟相關領域,那以後到底要做甚麼??? 回想起來,這是我印象中非常徬徨無助的階段! 先把經濟打了「叉」,但卻不知道「圈」在哪裡,而且又快要到大四了!記得是大三暑假在台北打工的時候,碰到一個念「造園系」的朋友,在閒聊之餘發現他上的課有趣極了! 以前從來沒注意過有這種科系,我的各種特性在這個科系可以是本業而不只是嗜好。這就是我接觸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開始。

在當時那個年代是很少有轉系機會的,所以我就”認份”地把經濟系念完取得學士學位。現在想來非常感謝那時的”認份”精神,因為即使現在在地景建築領域,那時在經濟系所打下的理性邏輯基礎與經濟思維讓我感覺到非常受用,可以跟感受性做為很好的互補。

原先忙茫然不知在哪裡的那個「圈」終於找到了! 從經濟到地景的這個發掘探索過程對我來說是最關鍵的,因為動機一旦確認,目標一旦釐清了,那麼後面的技術面問題都不算辛苦。於是從大三暑假之後我就開始自行蒐集landscape architecture這個領域的資料(在沒有電腦沒有網路的時代)。當時台灣的研究所很難考,要跨領域去考更難想像,於是解決之道就逐漸指向出國留學的這條路。

接著大四畢業後去當兵,當兵期間我的口袋裡隨時有一本小小的英文字典,只要有空閒,就從a到z的單字一個一個看,當大家在休假的時候,我就會到台北車站前面的留學補習班去上課,準備托福跟GRE考試,同時一面申請學校。退伍後隔幾個月就到美國去念書了。


對我來說,從經濟到地景是一段自我探索與成長的重要歷程。從做事情沒有動機到有動機,主要是從發現地景建築與我的興趣與特性契合開始,我對於念書與求知這件事變得很主動積極,非常不同於以前的狀態,可以說有點360度大翻轉,從很混變得認真起來,因為開始有了方向感。一直到念博士都是如此,從老師那邊獲得啟發然後細節的知識技術都是自己搞定。現在在學校教書,總覺得如果能夠把動機誘發出來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所以也很強調不是一直要把東西塞給學生(因為塞不完,知識一直不斷在更新; 而且這些都不是學生自己產生出來的知識),而是希望能夠引導學生發掘興趣與動機。


每個人的發展歷程不同,無法複製,但可以分享。以上這些就是我自己的經驗跟同學們分享。

閱讀地景的五個維度-王光宇 著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