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學歷
-
英國愛丁堡大學建築系博士
-
英國巴斯大學建築系碩士
-
逢甲大學建築系學士
主要經歷
-
中原大學地景建築學系專任副教授 (2018.09-至今)
-
中原大學城鄉規劃與設計中心副主任 (2021.01-至今)
-
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專任副教授 (2017.02-2018.07)
-
逢甲大學景觀與遊憩碩士學程合聘副教授 (2018.02-2018.07)
-
逢甲大學城鄉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2015.08-2018.07)
-
逢甲大學建築系專任助理教授 (2013.08-2017.01)
-
銘傳大學建築系兼任助理教授 (2012-2013)
-
張續翰建築師事務所協同主持人 (2012-2013)
-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博士後研究員 (2011-2012)
-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規劃設計師 (2004-2005)
-
大城景觀工程顧問專案助理 (1999)
其他專業經歷
-
桃園市環境景觀總顧問 (2020-至今)
-
臺中市都市更新總顧問 (2016-2018)
-
臺中市環境景觀總顧問 (2015-2016)
-
「設計學研究」期刊執行編輯(2019-至今)
-
「2019建築園冶獎」公共、校園建築景觀及社區文化景觀營造類決選評選委員
-
「2018建築園冶獎」公共、校園建築景觀及社區文化景觀營造類決選評選委員
-
「107年台灣菸酒招考(土木建築類)都市計畫法與建築法實務」命題及閱卷委員
-
ICEEA 2017, Conference Technical Committee
-
「105年度大專以上學生參與公共事務研習營」執行委員(2016)
科技部計畫主持
-
極端災害下之韌性城鄉與防災調適地區試辦研究計畫(彰化縣)(2022-2023). 科技部MOST111-2625-M-018-001(共同主持人)
-
眷村活化做為高齡日照中心的可行性探討:以新竹金城新村為例 (2021-2022). 科技部 110-2813-C-033-084-E(計畫主持人)
-
工業發展對海岸生活產業與聚落形態變遷的影響:以大潭藻礁沿海社區為研究對象 (2019-2020). 科技部 108-2221-E-033-003(計畫主持人)
-
水道與城鄉生活型態分析:以台南水道與山上區為例 (2019-2020). 科技部 108-2813-C-033-050-H(計畫主持人)
-
韌性宜居智慧城市:以適地性自願地理資訊結合社群媒體巨量資料建構智慧市民參與下的韌性城市宜居生活指標—在地組織引導社群參與宜居智慧城市生活指標之研究與實踐(子四) (2016-2019). 科技部 MOST105-2627-M-035-006, MOST106-2627-M-035-001(計畫主持人)
-
城市天際線對地方生成之探討:以臺北信義區為例 (2017-2018). 科技部 106-2813-C-035-067-E(計畫主持人)
-
臺中捷運綠線高架系統對視覺及心理感受之影響 (2017-2018). 科技部 106-2813-C-035-068-E(計畫主持人)
-
臺灣都市騎樓日常使用之地理資訊探討:以臺中市舊城為例 (2016-2017). 科技部105-2221-E-035 -012(計畫主持人)
-
都市探針:以資通訊科技彙整群眾外包式環境評量用以建構智慧城市空間指認與加值運用平台之研究 (2015-2016). 科技部104-2221-E-035 -024(共同主持人)
-
青年創業進駐引導眷村再生之探討:以臺中市霧峰光復新村為例 (2015-2016). 科技部104-2815-C-035-017-H(計畫主持人)
-
歷史區域再生資源調查:台南市新化歷史區域的空間型態與社會脈絡之關聯研究 (2014-2015). 科技部MOST103-2410-H-035-041(計畫主持人)
公民營計畫主持
-
111年度新竹縣社區營造中心委託服務案 (2022).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共同主持人)
-
中華民國眷村資源中心第三期規劃執行案 (2022).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計畫主持人)
-
「前桃園空軍基地設施群」再造歷史現場駐地工作站建置營運 (2022).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共同主持人)
-
111年度桃園市環境景觀總顧問服務計畫 (2022). 桃園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顧問)
-
110-111年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專業分區輔導團(眷村分組)案 (2021-202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協同主持人)
-
中華民國眷村資源中心第二期規劃執行案 (2021).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計畫主持人)
-
110年度桃園市環境景觀總顧問服務計畫 (2021). 桃園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顧問)
-
眷村色彩採集與設計展示推廣案 (2020-2021).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共同主持人)
-
中華民國眷村資源中心規劃執行案 (2020-2021).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計畫主持人)
-
臺三線橫山青年里山創生基地—後生添手團計畫 (2020-2021). 新竹縣北埔鄉公所 (顧問)
-
109年度桃園市環境景觀總顧問服務計畫 (2020-2021). 桃園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顧問)
-
109年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專業分區輔導團(眷村分組)案 (2020).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協同主持人)
-
智能山城、樂活北埔—北埔鄉先期評估規劃計畫案 (2019-2020). 新竹縣北埔鄉公所 (顧問)
-
桃園市憲光二村第四期駐地工作站委託專業服務案 (2019-2020).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顧問)
-
眷村文化資產保存-專業輔導團 (2018-2019). 國防部 (顧問)
-
108年臺中市客家文化生活及產業環境營造計畫輔導團 (2018-2019). 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顧問)
-
107-108年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專業分區輔導團(眷村分組)案 (2018-201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協同主持人)
-
107年度臺中大埔客庄整體發展計畫 (2018-2019). 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共同主持人)
-
南投縣聚落建築群、史蹟普查計畫 (2018-2019).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共同主持人)
-
臺中市舊城再生與鐵道活化國際論壇 (2018). 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共同主持人/專案經理)
-
106-107年臺中市客家文化生活及產業環境營造計畫地方輔導團 (2017-2018). 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計畫主持人)
-
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專業分區輔導團(眷村分組)案(2017-201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協同主持人)
-
106年度臺中市都市更新總顧問委託專業服務案 (2017-2018). 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共同主持人)
-
105年臺中市客家文化生活及產業環境營造計畫地方輔導團 (2016-2017). 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計畫主持人)
-
南投縣客家文化生活環境營造計畫地方輔導團 (2016-2017).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共同主持人)
-
105年度臺中市都市再生及更新總顧問委託專業服務案 (2016-2017). 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共同主持人)
-
臺中市眷村文物館第二、三、四期試營運計畫 (2015-2016).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計畫主持人)
-
文化城中城:綠空鐵道高架沿線發展先期評估計畫 (2015-2016). 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計畫主持人)
-
104年度臺中市社區風貌推廣行銷計畫(2015-2016). 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計畫主持人)
-
104年度臺中市環境景觀總顧問執行計畫 (2015-2016). 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共同主持人)
-
文化資產學院教學平台計畫:「逢甲大學文化資產綜合學程」 (2015-201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共同主持人)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本部新增教學大樓規劃案 (201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計畫主持人)
-
102年度評估老人文康中心之規劃與定位計畫 (2013-2014). 臺南市政府社會局(共同主持人)
-
100年度台南市舊城歷史區域文化資產區域環境整合計畫 (2011-2012).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協同主持人)
-
台南市文化首都生活文化特質之研究:民眾參與歷史區域生活文化保存與再生的機制建構 (2011-2012). 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D100-37002(協同主持人)
期刊文章
-
劉為光 (2018), “解構公共藝術在地價值的社會實踐”. 公共藝術. Vol.4
-
Liu, Wei-Kuang, Li-Wei Liu, Yi-Shiang Shiu, Yang-Ting Shen, Feng-Cheng Lin, Hua-Hsuan Hsieh (2017). ‘Exploration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Approach to the Framing of Resilient Urbanism’, IOP Conf.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83: 232-237 (科技部研究計畫) (EI)
-
劉為光 (2016). ‘台南市舊城歷史區域街廓與巷弄紋理保存再生之探討’. 都市與計劃, 43 (2): 147-159. (TSSCI)
-
劉為光 (2015) “臺中眷村的死與生”. 人文雜誌. No.8: 78-83.
-
劉為光, 盧紀邦, 陳世明 (2013). ‘台南市舊城邊緣帶空間型態在當代都市生活中的文化意涵’. 建築學報, 85: 227-244. (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TSSCI)
-
Liu, Wei-Kuang (2009). ‘Everyday Life, Morphology and Urban Conservation: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Urban Change’. Journal of Edinburgh Architectural Research, 32: 79-84.
-
Liu, Wei-Kuang (2008). ‘Envisioning Everyday Life: Explorations of Visualization Techniques’. Electronic Visualization and the Arts, 2008: 142-151.
專書論文及章節
-
劉為光 (2022). ‘眷村與城市:環境涵構的形成與演化’. 於賴雯淑編著「2022六燃文件展:移動的六燃」. 新竹市: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ISBN: 978-986-5470-32-6)
-
劉為光 (2016). ‘形態分析法與KJ法’. 於翟本瑞等編輯「創意思考與實例演練」. 臺中市:逢甲通識教育中心. (ISBN: 978-986-5843-38-0)
-
Liu, Wei-Kuang (2008). ‘Envisioning Everyday Life: Explorations of Visualization Techniques’. In Electronic Visualization and the Arts, Dunn, S. with S. Keene, G. Mallen and J. Bowen (eds.). London: British Computer Society: 142-151. (ISBN: 978-1-906124-07-6)
-
Liu, Wei-Kuang (2011). Managing Changes: Tensions between Urban Morphology and Everyday Life in the Heterotopic Urban Context of Tainan.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研討會論文
-
賴律萱、劉為光 (2022), “眷村的未來:垂直化生活聚落延續眷村文化的可能性探討”, 2022「村裡村外」全國眷村學術研討會, 7-8 October. 桃園:中華民國眷村資源中心
-
楊舒媛、劉為光 (2022), “眷村活化做為高齡日照中心的可行性探討—以新竹金城新村為例”, 2022「村裡村外」全國眷村學術研討會, 7-8 October. 桃園:中華民國眷村資源中心
-
郭晨薇、劉為光 (2022), “眷村環境色彩意象歸納與應用原則之研究”, 2022「村裡村外」全國眷村學術研討會, 7-8 October. 桃園:中華民國眷村資源中心
-
彭志濤、劉為光 (2022), “旅遊鄉村在地居民地方感研究評述”, 2022室內設計教育國際論壇, 1 July. 中原大學
-
Liu, Wei-Kuang (2021), ‘Effect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n the Algal Reefs Ecosystem, Settlement Morphology,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Along Coastal Areas of Taoyuan’, The RGS-IBG 2021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31 August - 3 September. London: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with IBG. (科技部研究計畫)
-
賴律萱、劉為光 (2021), “眷改前後空間形態與生活文化變遷的探討:以桃園龍岡忠貞新村為例”, 2021「未來X設計」國際學術研討會, 1 July. 中原大學
-
劉為光 (2019), “在地組織引導社群參與宜居智慧城市生活指標之研究與實踐:高齡社群防災管理機制探討”, 第三十八屆測量及空間資訊研討會, 29-30 Aug. 國防大學理工學院
-
Liu, Wei-Kuang and Ya-Hsu Chiang (2019), ‘Resilient Livable Cities: Smart Disaster Prevention Mechanisms for Older Adult Communities’, The IAG Conference 2019, 9-13 July. Hobart: Institute of Australian Geographers. (科技部研究計畫)
-
Liu, Wei-Kuang (2018), ‘Participatory Sensing: Mapping the Everyday Public Perceptions of Spaces’, Sunbelt 2018: 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26 June - 1 July. Utrecht University, Netherlands. (科技部研究計畫)
-
謝樺萱、劉為光 (2018), “智慧宜居城市:高齡社群社會福利與健康照護應用之探討”, 第三十屆第一次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 2018/06. 逢甲大學
-
劉念欣、劉為光 (2018), “光復新村文化景觀保存維護計畫實踐之探討”, 第三十屆第一次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 2018/06. 逢甲大學
-
謝樺萱、劉為光 (2017), “社會福利資源的再利用—閒置校園類型轉換之探討”, 第二十九屆第二次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 2017/12. 臺北世貿南港展覽館.
-
劉為光 (2017), “解構公共藝術在地價值的社會實踐”, 第四屆兩岸公共藝術研討會, 2017/12. 逢甲大學.
-
劉為光 (2017), “臺三線慢城輕旅行:客庄生活環境營造的實踐與展望”, 2017客家文化聚落創生實務研討會, 2017/10. 逢甲大學.
-
許芳榮、劉為光、徐逸祥、沈揚庭 (2017), “韌性宜居智慧城市:以適地性自願地理資訊結合社群媒體巨量資料建構智慧市民參與下的韌性城市宜居生活指標”, 2017台灣地理資訊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2017/07. 國立臺北大學.
-
Liu, Wei-Kuang*, Li-Wei Liu, Yi-Shiang Shiu, Yang-Ting Shen, Feng-Cheng Lin, Hua-Hsuan Hsieh (2017). ‘Exploration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Approach to the Framing of Resilient Urbanism’,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 18-20 July. Rome: CBEES. (科技部研究計畫)
-
Shen, Yang-Ting, Yi-Shiang Shiu, Wei-Kuang Liu, Pei-Wen Lu (2017). ‘The Participatory Sensing Platform Driven by UGC for the Evaluation of Living Quality in the City’. the 1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EI index], July. Vancouver Convention Centre in Vancouver, Canada. (科技部研究計畫)
-
許書鳳、劉為光 (2017), “臺南市老人文康中心的空間構成與服務活動之現況探討”, 第四屆都市計畫與空間資訊研討會, 2017/04. 逢甲大學.
-
Liu, Wei-Kuang*, Yang-Ting Shen, Yi-Shiang Shiu, Feng-Cheng Lin, Nian-Sin Liou (2017). “The Exploration of Everyday Lif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of Urban ‘Qilou’ Space in Taiwan: Everyday Public Appropriation of Private Lands”, The 2017 AAG Annual Meeting, 5-9 April. Boston: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科技部研究計畫)
-
劉念欣、劉為光 (2017), “文化景觀維護管理之探討-以光復新村為例”, 第十五屆造園景觀學術研討會, 2017/01. 國立臺灣大學.
-
劉為光 (2016), “移動、擾動、互動的社會實踐:雙水亭與臺中舊城生活”, 2016景觀論壇:公共空間地景藝術的在地實踐, 2016/12. 中華民國景觀學會/中原大學景觀學系.
-
劉為光 (2016), “光復新村摘星計畫的觀察與反思:青年創業政策與歷史性環境再生的矛盾與張力”, 第八屆公共治理國際學術研討會及實務論壇:國家政策、區域聯合治理、地方發展, 2016/11. 國立中興大學.
-
涂學成*、劉為光 (2016), "台灣社會集合住宅的家居設計類型及其所對應的使用特徵", 第二十八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 2016/06.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
賴冠宇*、劉為光 (2016), "都市型社區活動經營對生活文化發展之影響:以臺中市北屯區水湳、松茂、忠平社區為例", 第三屆都市計畫與空間資訊研討會, 2016/04. 逢甲大學.
-
Shiu, Yi-Shiang, Wei-Kuang Liu, Feng-Cheng Lin, Yang-Ting Shen, Cheng-Yang Shih, Re-Yang Lee, Tsu-Chiang Lei ,"Mapping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with crowdsourced CityProbe mobile app and weights of evidence model,"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Remote Sensing, 2016/04. Jeju, Korea.
-
劉為光 (2015), "都市社會實踐的時間地理再現:以台南舊城為例", 2015台灣地理資訊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2015/06. 逢甲大學.
-
徐逸祥*、沈揚庭、劉為光 (2015), "以自願性地理資訊挖掘都市冷點—以臺中市閒置空間探測為例", 2015台灣地理資訊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2015/06. 逢甲大學.
-
劉為光*、徐逸祥、沈揚庭 (2015), "民眾參與閒置空間活化之智慧管理機制建構", 2015台灣地理資訊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2015/06. 逢甲大學.
-
沈揚庭*、劉為光、徐逸祥 (2015), "智慧城市資訊視覺化互動決策平台", 2015台灣地理資訊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2015/06. 逢甲大學.
-
曾俊*、劉為光、張莉欣 (2015), "探討台中市草悟道開放空間街頭藝人表演對城市休閒生活之影響", 第二十七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 2015/05. 國立聯合大學.
-
黃亦鍾*、劉為光、郭錦津 (2015), "由使用者觀點探討老人文康中心提供日照機能對使用意願影響之研究—以台南市南區為例" 第二十七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 2015/05. 國立聯合大學.
-
劉為光* (2015), "異托邦與都市再生:台灣都市老舊區域的生活文化與地方感營造", 第二屆都市計畫與空間資訊研討會, 2015/04. 逢甲大學.
-
汪秀蔓*、張莉欣、劉為光 (2015), "不同屋頂花園型式對使用者環境知覺、景觀偏好與行為意圖影響之研究–以台中市西屯國小為例", 第十三屆造園景觀學術研討會, 2015/03. 國立臺灣大學.
-
Liu, Wei-Kuang and Shih-Ming Chen (2012). ‘Tensions between Fragmentation and Coherence: Observations of Social Practice in the Post-Colonial Urban Enclaves of Central Tainan’. The 2012 AAG Annual Meeting, 24-28 February. New York: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
劉為光 (2011). ‘那一天,在巷弄間的廟埕裡: 台南市舊城區街廓內傳統巷弄日常生活之探討’. 台南市文化首都生活文化營造研討會, 17 December. 台南: 國立成功大學. (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20-36
-
Liu, Wei-Kuang (2011). ‘Visualizing Social Factors: Empirical Observations of Everyday Life in the Historic Urban Spaces of Central Tainan’. The Death and Life of Social Factors: Reexamining Behavioral and Cultural Research in Environmental Design, 29 April – 1 Ma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
Liu, Wei-Kuang (2009). ‘Everyday Life, Morphology and Urban Conservation’. Transilient Boundaries in/of Architecture, 30-31 March. Edinburgh: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
Liu, Wei-Kuang and Stephen Cairns (2008). ‘Empirical Observation of Everyday Life: Exploring the Tensions between New Urbanism and Cultural Continuity’. The RGS-IBG 2008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Geographies that Matter, 27-29 August. London: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with IBG.
-
Liu, Wei-Kuang (2008). ‘Mapping Heterotopias: Empirical Studies for Sustainable Urban Living Qualities’. Urban Diversities, Biosphere and Well-being: Designing and Managing Our Common Environment, 28 July - 1 August. Rom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People-Environment Studies.
-
Liu, Wei-Kuang (2008). ‘Envisioning Everyday Life: Explorations of Visualization Techniqu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EVA (Electronic Visualization and the Arts) 2008 Conference, 22-24 July. London: British Computer Society: 142-151.
-
Liu, Wei-Kuang (2008). ‘Visual Narratives in Heterotopic Everyday Life: Techniques and Methodologies’. Research Exchange in the History of Art,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Technologies and Techniques, 10 May. Reading: University of Reading.
-
Liu, Wei-Kuang (2008). ‘Heterotopic Context of the City: Morphology and Everyday Culture’. Taiwan Scientific Symposium, 9 February. Edinburgh: Taipei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the UK.
-
劉為光, 陳世明, etc. (2005). ‘台南市歷史性都心區建物量體管制研究: 以孔廟文化園區永華宮街廓為例’. 第十七屆第二次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 新竹: 中華民國建築學會: 837-842.
雜誌文章
-
劉為光 (2022) “在島一方:The Orientation of Home”. Ta台灣建築雜誌. April, Vol.319: 54-56.
-
劉為光 (2017) “以理論與研究的面向探討文化資產保存的共識與維護”. 台灣法學雜誌. 330: 131-133.
-
劉為光 (2015) “整合社區與學校資源:文化資產保存再生經營思維的探討”. 逢甲人月刊. Vol.278: 44-45.
-
劉為光 (2005). ‘Photo Essay: 共存’. Dialogue. June: 116.
其他出版品
-
劉為光 (2021). “由演化論談眷村的未來”. 中華民國眷村資源中心.
-
劉為光 (2021). “時代記憶的色彩學解密”. 中華民國眷村資源中心.
-
劉為光 (2019). “能源開發的衝擊:藻礁生態與沿海聚落生活文化”. 2019景觀新秀展. 2019/01. 松山文創園區
-
劉為光 (2018). “空間詩學的主體性與建築的詮釋”. Our Stories @FCU Library. 2018/04. 逢甲大學
-
劉為光 (2018). “建築是生活文化的社會實踐”. Our Stories @FCU Library. 2018/04. 逢甲大學
-
劉為光 (2018). “客家花布的反思:環境規劃的意象傳達”. Our Stories @FCU Library. 2018/04. 逢甲大學
-
劉為光 (2018). “記憶中的社會:鏡子裡的烏托邦”. Our Stories @FCU Library. 2018/04. 逢甲大學
-
劉為光 (2017). “再生:尋找那些年的眷村生活文化”. 臺灣眷村博覽會. 文化部
-
劉為光 (2017). “參與式設計:建構跨域的生活環境營造思維”. 臺灣社區通. 文化部
-
劉為光 (2017). “關於防災,社區營造可以做什麼?”. 臺灣社區通. 文化部
-
劉為光, 張義勝, etc. (eds.) (2016). 社規15 臺中蛻變 0計畫:回顧、萌芽、蛻變. 104年度社區規畫師駐地輔導計畫成果手冊. 臺中: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ISBN: 978-986-04-9381-8)
-
沈揚庭、徐逸祥、劉為光、林峰正 (2016). “市民即是感應器:由行動智慧市民所建構的活性智慧城市”. 智慧化居住空間:技術專題 (http://www.ils.org.tw).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劉為光 (2015). “淺談大目降之巷弄歷史環境活化與生活文化願景”. 埕誌. 2015/06. 新化社區營造協會
-
劉為光 (2015). “巷弄生活:台灣居住環境中最值得仔細閱讀的空間詩學”. 埕誌. 2015/05.新化社區營造協會
-
劉為光 (2015). “由專業教育學習到民眾參與社區規劃”. 逢甲建築系刊. 52: 18-20. 逢甲大學建築系
-
周維崇, 詹育齊, 劉為光, etc. (eds.) (2005). 發現台灣城鄉魅力: 第三屆魅力城鄉大獎專輯. 台北: 內政部營建署. (專輯編輯)
大專學生研究計畫
-
楊舒媛 (2021-2022),《眷村活化做為高齡日照中心的可行性探討:以新竹金城新村為例》,科技部大專學生研究計畫 (指導老師)
-
許芝瑩 (2019-2020),《水道與城鄉生活型態分析:以台南水道與山上區為例》,科技部大專學生研究計畫 (指導老師)
-
林可琍 (2019-2020),《高齡遊憩設施在鄰里公園的設置現況和發展建議研究:以桃園市中壢區為例》,中原大學補助大專學生研究計畫 (指導老師)
-
劉琬琳 (2017-2018),《城市天際線對地方生成之探討:以臺北信義區為例》,科技部大專學生研究計畫 (指導老師)
-
徐培軒 (2017-2018),《臺中捷運綠線高架系統對視覺及心理感受之影響》,科技部大專學生研究計畫 (指導老師)
-
鄧筱譯 (2015-2016),《青年創業進駐引導眷村再生之探討:以台中市霧峰光復新村為例》,科技部大專學生研究計畫 (指導老師)
獲獎
-
110年度中原大學「大學社會責任特優教師」 (2022)
-
110年度中原大學大專學生研究計畫「研究創作獎」指導老師 (2022)
-
108年度科技部大專學生研究計畫「研究創作獎」指導老師 (2020)
-
106年度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措施獲獎教師 (2017)
-
106逢甲大學論文著作優等獎 (2017)
-
「環境景觀總顧問」城鎮風貌執行績效評鑑「全國第一名」(2016)
-
第二十八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優秀研究成果發表獎 (2016)
-
103逢甲大學論文著作優等獎 (2014)
-
台灣科技學術研討會最佳研討會論文獎 (2008)
教授科目
環境規劃與設計(大三設計)
進階規劃與設計(碩一設計)
畢業設計
景觀行政與法規
都市設計
文化地景
空間與文化
案例研究方法與分析
2010 - present
2010 - present